《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优秀7篇】》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中国古代道德故事】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于道德小故事 1
某大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广告刊登后,应聘材料像雪片一样飞来。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被通知笔试。
考试那天,在临时的考场——公司会议室里,众考生个个踌躇满志,胸有成竹,都显出志在必得的信心。很快,考试开始,考官把试卷发给每一位考生,只见试卷上题目是这样的:
综合测试题(限时3分钟)
1.请把试卷认真读完;
2.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尊姓大名;
3.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
4.请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
5.请写出五种植物的名称;
6.请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
7.请写出五座中国城市;
8.请写出五座外国城市;
9.请写出五位中国科学家姓名;
10.请写出五位外国科学家姓名;
11.请举出五本中国古典名著;
12.请举出五本外国文学名著;
13.请写出五个成语;
14.请写出五句歇后语;
……
不少考生匆匆扫了扫试卷,马上就拿起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写了起来,考场上的空气因紧张而有些凝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除了有两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三分钟之内交卷外,其他人都还忙着在试卷上答写。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未按时交的试卷,一律作废时,考场上像炸开了的锅,未交卷的考生纷纷抱怨:“时间这么短,题目又那么多,怎么可能按时交郑呢?”“对!题目又很偏!”
只见考官面带微笑,“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敝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都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做个纪念。再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说完,他很有礼貌地告辞了。
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
19.请写出五个“认真”的同义词;
20.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 2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1.中国古代励志小故事
2.中国古代神话小故事
3.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4.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
5.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6.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7.中国古代经商故事
8.清明小故事
9.战争小故事
10.佛教小故事
有关道德小故事3:让栅栏长出“铁”刺 3
19世纪的北美,有一个名叫约瑟夫·格利登的小娃儿。他家境贫寒,自幼给一家牧场放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经常能看到他骑着骏马,把鞭子甩得“飒飒”响。
但放羊并不是件轻松的差事。因为羊群经常会冲出由木桩和铁丝围成的栅栏。为此,格利登要翻越一座座山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窜逃的羊给撵回来。但丢羊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暴躁的农场主得知后,轻则扇他两个耳光,重则克扣半年的工钱。这让小格利登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羊群再次集体“越狱”了。这回,格利登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羊群从来都不敢选择长有蔷薇的地方作为“突破口”。他反复观察后发现,原来,当羊群取道蔷薇丛时,尖利的蔷薇刺会把它们扎得鲜血淋漓。久而久之,羊群只要看到蔷薇,就唯恐避之不及。发现这个秘密后,格利登眼珠一转:为何不在牧场的四周都种上蔷薇呢?他立即干了起来,但很快发觉这样做太费力了,因为牧场占地数万公顷,凭一己之力,至少得半年才能完成。
那该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更为简便的方法:把蔷薇枝绑在铁丝栅栏上。本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但蔷薇枝没几天就枯萎了,羊群再次突围而出。格利登只有无奈地望“羊”兴叹。突然,一个念头掠过脑海:“既然蔷薇刺容易枯,那就换成铁刺吧!”他为这个点子欣喜若狂。很快,他把铁丝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再将两头磨尖,然后缠绕在铁丝上。一个月后,他又改进了这种方法:把两根铁丝绞在一起,将尖铁丝夹在中间。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牢固又耐用。果然,一圈“刺栅栏”令羊儿们毛骨悚然,� 从此以后,牧场就再也没有丢过一只羊!
接着,这种带刺的铁丝迅速普及开来。许多家庭、单位和公共场所都用它来防盗。它还被编成了铁丝网,用作战地、边境防御网。1872年,因其在社会方方面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它被评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而格利登也彻底告别了他的牧童生涯,因为滚滚而来的财富足够他吃上三辈子了!
对于“羊为何不敢撞蔷薇”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羊惧怕“刺”扎它。而这刺,则是越尖锐、越耐用越好——不管是蔷薇刺、铁刺,还是其他什么刺。其实,任何一个复杂问题,他就像一堆凌乱纠缠的绳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理清头绪,接着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抓住其内核所在。这样,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 4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
讨厌圆形
有户人家的奶妈做了一个可以旋转的圆形玩具来取乐婴儿,婴儿很喜欢。奶妈经常拿它转动,吸引来许多小孩子与婴儿一起玩乐。
这家有位朋友叫公植的,听说有这个玩具,就请主人拿出来一看,他一看就急忙把玩具烧了,还责怪主人说:“古代讨厌圆形的'君子歌吟道:‘宁可方正而为奴仆,不可圆� ’其中有特别固执的君子还终生不抬头看天,因为讨厌天是圆的。有人解释说,天大无比,难以看清,所以说天是圆的,实际上它不是圆的。可君子回答说:‘天即使不圆,但人们已称它为圆,所以我还是讨厌它。’您家为什么要造出这旋转的圆器,放肆地让它来取乐儿童呢?儿童小时候喜欢它,长大后必然偏爱圆东西。引导小孩子喜欢圆东西已是一种不义之举,又亲自玩弄圆东西,则更有失方正之道。可叹啊,您在家里宠爱圆形的东西,出门在外一定会喜欢小人的趋附圆滑之风。我又怎知您以后会不会说圆做圆,终了一生呢?我又怎能做您的朋友呢?”
这家的主人只好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因为婴儿有了一个圆形玩具,您便如此责怪于我,假如我以圆的态度来对待外物,以圆的品性来趋附时尚,不是圆的不参与,不是圆的不去做,那么公植您岂不是要拿刀或箭把我杀了么?”
【寓意】
这个故事的逻辑虽然比较夸张和荒谬,但也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圆形本无所谓好和坏,圆形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车轮子做成圆的才能阻力最小,可如果做成圆形砖去砌墙危险就很大。做人也是这样:太圆滑,就丧失了原则和立场;一点不机灵,也难以把事做圆满。因此,不必一概地讨厌圆形,而应是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道德小故事 5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德的体现。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道家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国城乡未成年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小故事 6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小故事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才不会重蹈这个齐国人的覆辙。
雕和沙漠
雕住在沙漠里。沙漠里没有泉水和森林,雕于是飞得很高,在高空盘旋,为要望见它所要望见的东西。它望见东方有渺渺茫茫的无边无际的大海,北方有郁郁沉沉的连绵几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的忽飞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平铺着像天鹅绒一般的绿地。
雕于是往东海去汲水,去时五千里,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回时也是五千里。往北方森林去采伐树枝,来回也各有五千里,晚上也回沙漠住宿。它往西方和南方去旅行,每天都飞一万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
雕这样实在太忙碌、太辛苦了,所以东海说:“这么急忙忙,又何必呢。多在我头上飞翔一会儿罢,看看我的领土,测览浏览这儿的风物。我的领域可不小,还有很别致的岛屿和各种希奇古怪的龙鱼海兽。你爱暴风雨么?等一忽儿,他们就来了,也够你瞧的。晚上,在海边的无论哪一个岩穴里,你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
但是雕回答说:“再见!我明天再来罢。”汲了水,在海上飞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北方的森林也说:“朋友,多留一会儿罢;天晚了,就住一夜去罢。你中意我这里么?这里没有什么别的好处,就是从古以来还不曾有一个人走遍过我的境界,还能算是个大国哩。这里的人民也都还朴实,很可以同住的,他们只有一种脾气,就是男子喜欢跳舞,女人爱好音乐。你愿意见见他们么?我可以介绍你和夜莺相识。我真希望你在这里多留几天;在我这里过夜一闭上眼睛就是所谓无穷的森林的梦,无论看见夏天的深绿,冬天的白雪,都不会有一个尽头的……”
但是雕同样回答说:“再见!我明天还要来。”就衔起了一根枝条,在森林上面兜了一个圈子,便径直飞回去了。
西方花一般的云霞,对雕使尽了诱惑的婀婀娜娜的媚态,说道:“多陪我舞一会儿罢,我们就这样舞着舞着,一直舞上西天去,不再下来罢。嗳,和你在一块儿,我是多么快乐啊。”
但是雕,和一切匆忙的旅客一样,同西方的彩霞齐飞了一会,就说:“再见!你是多么美丽呵。”
南方的绿地,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天本人一样,对雕说:“你怎么总是匆匆地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就走呢?下来吧,和我讨论一个问题:阳光加劳动加爱情,是不是等于生活?……”
雕说:“是的,我懂得春天了。但是,再见,我要再来的!”
雕在晚上睡在沙漠上自己的窝里,常常因为白天的兴奋,长久不能入睡。那时雕就对自己说:“的确,我成了一个事务人了,好像无所谓地忙个不休。但是,我难道不爱东方、北方、南方和西方么?它们都是多么优美呵。可是,我也实在舍不得晚上在沙漠怀里休息的那科滋味和早上在它上面飞起与盘旋的那种快乐哩。所以,这是真的:我已经有心要带大海的水、森林的枝叶、西方的彩霞和南方的春天到我的沙漠里,于是我将要更加忙碌不休哩。然而无论怎样我总要这样做,而且我总能完成我的计划的,我所爱的沙漠总有一天会产生泉水和森林的。虽然这个实际的目的,看起来好像是荒唐的幻想,但是,这是实在的',我自己想想都高兴。”
雕于是继续地往返奔波,并不
小学生和机器人
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地做作业。
这是一系列加、减、乘、除的四则应用计算题,难度相当大,特别那几个繁分数题,计算起来太繁杂。他额头上不知不觉地渗出细雨般的汗珠来了。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微型机器人,手里提着火柴盒般的一台小箱子,一跳一蹦地来到小学生跟前,细声细气地冲着问:“朋友,你在演算吗?”
“嗯,是——”小学生抬头看了看,立刻又低着头专心做作业了。他不愿分散注意力,爱理不理地嘟嚷一声了事。
“你计算遇到了困难了吗?”
“唔,有点儿——”小学生不想回答,可又回答了。
“那么,”细声细气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来。“我给你带来一台计算机了。”
“做什么?”小学生的声音显然很不高兴。
“没什么,我是来帮助你的。”细声细气的声音倒是很和气,仿佛在赔不是似的。
小学生还是怒气冲冲地:“怎么帮助?帮助什么?……”
有关道德小故事 7
有一位女士,早上一觉醒来,朝镜中观瞧,发现自己头上只剩下三根头发。
“哦。今天我来编个辫子!”她就真的编起了辫子。这一天非常愉快。
第二天醒来,她朝镜中观瞧,发现头上只剩下两根头发。
“嗯。今天我要来个中分!”于是她就把头发梳成了中分,这一天非常愉快。
次日醒来,她一照镜子,发现头上只有一根头发。
“呵!今天我干脆就梳个马尾。”于是她就梳了一个马尾,这一天非常愉快。
又次日,她醒来看到镜中的自己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了。
“耶!”她欢呼起来,“今天我就不用再打理头发了!”
态度决定一切。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风雨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