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学深悟透讲话精神,不断锤炼党性作风,一心为人民,永远跟党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学用结合,学习不断深入
“最好的学习是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学习贯彻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用的重要讲话指导实践,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中组部对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及时部署安排部务会和部机关的学习贯彻工作,并在部中心组专题学习时带头发言,部机关党委专门下发通知对部机关各党支部(党委)的学习贯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表示,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坚持深学、深悟、深思,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组部作为党中央的重要职能部门,更要在学习贯彻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日前,中组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确保学习扎实深入、取得实效。
7月1日,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平主持召开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对中直机关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究部署。7月7日,工委再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强调,要把讲话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作出统筹安排,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把学习讲话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及时推广交流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成效,为推进中直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成员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重要讲话,大家表示深受感动、备感振奋。7月4日下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持召开室委中心组学习会。曲青山要求,室委会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心中有民,站稳人民立场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立场在人民。站稳了人民立场,我们就有信心、有底气,就能干成事、成大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的为民情怀,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统战部部长孙春兰主持召开统战部中心组集体学习,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孙春兰强调,要把学习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进统一战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以来,对党的宗旨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提出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要论述。为此,要抓紧组织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台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的学习会议上,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指出,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台办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对台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台办队伍建设和推进对台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
7月4日,中国作协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认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推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作家“接地气”“打深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锤炼党性,对党绝对忠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共产党员,就一定要对党忠诚,时刻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致认为,要学深学懂“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党性,坚定信仰,永远跟党走。
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后,中央网信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网信办主任徐麟指出,全办党员干部要将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中央网信办党员干部的第一品格、第一素质、第一要求,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上,体现到坚定政治立场上,体现到勇于担当上,体现到甘于奉献上,体现到遵规守纪上,努力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7月5日,司法部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强调,要把学习讲话同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
国家林业局于7月5日召开党组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要求,国家林业局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精心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保持高度一致。
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作为推动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好“右玉精神”。
积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不懈怠。右玉曾经长年风沙成患,被称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工作思路始终没有变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把重显绩与重潜绩结合起来,把着眼当前与放眼未来贯通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矢志不渝朝着既定目标笃定前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多干做铺垫、打基础的事,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图一时之名,跑好属于自己的接力赛。
强化“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担当,真抓实干不畏难。左顾右盼等不来事业发展,花拳绣腿换不来群众口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长达70年的追梦路上,右玉历届县委领导班子带领人民战天斗地,硬是将一片林木覆盖率不足0.3%的沙洲种植成了森林覆盖率54%的绿地,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江南。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要增强狠抓落实的能力和本领,不当坐而论道的空谈者,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努力把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和真真切切的行动。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涵养直面矛盾的勇气、知难而进的锐气、动真碰硬的豪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为民造福不变焦。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右玉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20__年8月,右玉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效益日渐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生动体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利益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搞有名无实、劳民伤财的工程,不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蠢事,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繁荣的短视行为。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环保“四治”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当前,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提高联动性,突出责任性。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治气,就是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标配”;治水,就是要打好碧水保卫战,构建起“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河道水系;治山,就是要打好青山保卫战,形成“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治城,就是要打好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环保“四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保综合效果,必须一体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提高联动性。一体推进环保“四治”是系统工程,协调联动正是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四治”涉及的内容多,协调联动要落点于城市规划合理安排之上,统一规划、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相邻城市、流域内城市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立足于全局视角,突破“楚河汉界”,在措施上加强对接、节奏上步调一致、标准上统一执行、进展上实时衔接,保证“四治”事半功倍。“四治”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社会、市民要同心同向行动,寻求民意支持,形成社会合力。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突出责任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个别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只顾当前,不计长远,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攻坚任务没有完成,触碰了生态环境高压线,首先要问责党政主要领导。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增强责任性,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扎实推进“四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位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提高环保“四治”能力,用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成效换回和留住青山绿水蓝天,建设美丽城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保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