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日记 > 关于元宵节的日记(优秀18篇)正文

《关于元宵节的日记(优秀18篇)》

时间: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

闹元宵日记 1

盼望着,盼望着,元宵节来了,绚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静谧的夜空中。不错的,它和地上的人们一样,也盼望着美丽的烟花在空中展现它靓丽的色彩,只不过是他在天上,我们在地下罢了。“嗖——嘭——”一朵朵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盛开,美丽极了。弹指一挥间,天上早已满是大红的,浅绿的,深紫的,金黄的,还有说不出名字的烟花了。瞧,金黄的“瀑布”倾泻而下,仿佛天空就是一个大峡谷。看,花花绿绿的四把折扇在天空中有节奏地摆动着,让人不禁想到空中去拿一把下来好好欣赏。哇,一枝红紫相间的大花盛开了,真是让人陶醉其间!说时迟那时快,才从刚刚那一种烟花当中“醒来”,一团团 “无头蛇”就在天空中发出了“撕撕”

的声音,让人不寒而粟!末了,不同种类的烟花一起在天空中开放,把天空照得如白昼一般明亮。

橘子洲的烟花真美呀!我真期待明年的烟花盛宴!

元宵节日记 2

到元宵节的时候,我们总会吃饺子和汤圆,意味团团圆圆,美美满满。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农民靠土地为生。所以,每逢元宵,每家的奶奶们总会炒花生,炒瓜子,这一习俗叫做“炒虫”,愿望来年的田地能没有虫子,五谷丰收。炒熟了,花生,瓜子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孩子们总是笑着,抢着,给节日增添了乐趣。

又到了元宵节,虽然身在异地他乡,可过节的气氛却不见减。家家户户都做了或者买了五颜六色的汤圆儿,妈妈也亲手给我们包了黑芝麻汤圆。妈妈先把糯米面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搅拌均匀,搓成一个大大的面团儿,接着揪出一个个的小团,将小团按扁,用勺子舀上黑芝麻馅儿,包成圆,一个就完成了。接着,将水放入沸腾的水中,直到汤圆漂浮在水面上,捞出。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汤圆就出锅了。我们吃着汤圆,一股别样的心情顿生心头。

到了晚上,鞭炮的轰隆声伴着礼花上升绽放的声音,萦绕在耳畔。爸爸也买了鞭炮和烟花,我心血来潮,叫上弟弟,一起去点鞭炮,沾点儿喜气。导火线呲呲的冒着,我们赶紧跳到一边,捂上耳朵。“啪啪啪啪啪——”,热闹极了!

我爱元宵节,爱元宵节的汤圆儿,爱元宵节的热闹,更爱元宵节家家户户溢发的浓浓亲情!

关于元宵节的日记 3

今天是元宵佳节,清晨,奶奶就给全家人煮了一锅白白胖胖的热汤圆。奶奶说:“吃了汤圆,团团圆圆。”爷爷给我买了一个蛇灯,一扭一扭的身子,圆溜溜的大眼睛,调皮的小舌头歪着,好像在说:“元宵节快乐!”我拉着它跑来跑去,快乐极了!

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玩猜灯谜,猜灯谜的地方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抬着头聚精会神地盯着谜面。灯谜真多呀!有的猜地名,有的猜人物,有的猜品牌……可惜的`是我们一个也没有猜出来,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这就是我度过的快乐的元宵节。

闹元宵日记 4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年一度的元宵终于来到了。元宵节要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的。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早在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往后,元宵节渐渐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节�

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了外公家,我们和外公一起过元宵。到了傍晚的时候,村子里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好不热闹!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村中心的'舞台,只见几位叔叔正在舞龙,那龙眨着一双大眼,一张大脸上有几根银色的胡须,看那大龙身子此起彼伏,就像两座山峰在舞动……

后来,我们回家吃了热乎乎的汤圆,我吃着美味的汤圆,和妈妈、外公聊着天,别提有多开心啦!

转眼间汤圆就吃完了,我们与外公告别依依不舍地回了家。今年的元宵节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

闹元宵日记 5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去了奶奶家,奶奶笑眯眯地端来几碗元宵叫我们吃。大人们只是象征性地吃几个。其余的元宵都被妹妹一扫而空。我心里很不高兴,小声地抱怨了几句。姐姐看见了,对我说:小瑾,你长大了,是姐姐了。应该让着妹妹啊!你看,你13岁,妹妹7岁,你比妹妹要大六年呢!况且妹妹还小,不懂事,你就忍忍她吧。有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你忍一忍,姐姐一会去给你煮一碗去!话没说完,妹妹端着两碗元宵给我们吃。没想到姐姐说的是真的!

姐姐说得没错,农民辛苦种庄稼一年,庄稼回报农民的是好收成;医生辛苦救治病人,病人回报医生的'是健康的笑容;老师辛苦教书育人,她的学生回报她的是好成绩。请相信付出了辛苦付出了劳动一定会有回报!

元宵节日记 6

元宵节这天傍晚的时候,妈妈爸爸带我去看花灯。

街上人山人海,行人们都摩肩接踵,炮声、礼花声、人们的欢笑声简直震耳欲聋。道路两旁的路灯上还挂着一串串的红火红火红的灯笼。我们走了很长时间,我的腿都要走断了,可妈妈却说:“正月十五走百步,去百病。一会儿就看到花灯了。”

我于是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花灯,只见那些花灯色彩鲜艳无比。因为今年是鼠年,所以花灯的题材不少跟猪有关。有的花灯上面还画着猪八戒。肚子圆圆的,像一个大西瓜,还有两只像芭蕉扇一样的大耳朵,一张大大的嘴巴。它还戴着一顶官帽,好玩儿极了。我最喜欢的花灯是一个小火车样子的花灯,它不仅色彩艳丽,样子逼真,而且它的后面还是敞开的,可以进去拍照。

看完花灯,我们向广场走去,广场的角落里还有几棵杨树。树上挂着灯,闪闪发光,美丽极了。一会儿广场上的人开始多了,在广场中间人们放起了烟花。烟花在空中绽放,像下起点点亮闪闪的花雨。

看完礼花我们回到了家,妈妈开始煮起了元宵。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元宵是圆的?”妈妈对我说:“元宵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

我希望每年都有这样的元宵节,家人团团圆圆。

闹元宵日记 7

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啦!晚上,我和妈妈、阿姨一同到镇海看灯会。我们来到镇海沿江路,只见那里人山人海,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喜气洋洋。五彩缤纷的灯笼让人数不胜数:有宫灯、小彩灯、金鱼灯等等,把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最喜欢的是兔子灯了。它的头上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还有一对又红又大的眼睛,好象是两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屁股后面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呢!看着这盏活泼可爱的兔子灯,我仿佛来到了月宫,月宫里也在举办重大的灯会,小白兔做我的向导,我跟它在月宫里游玩。

最多也最受人欢迎的当然是带猴年标志的彩灯了,因为今年是猴年嘛!你瞧,那边有一盏猴灯,金黄色的'绒毛,歪戴着一顶帽子。它那白里透红的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仰望着天空,双手叉着腰,小嘴嘟得老高,鼻子多像诱人的巧克力……

天寒地冻,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冷。

元宵节日记 8

元宵节的晚上,妈妈把白色的汤圆倒进锅里,汤圆在锅里好像珍珠在小盆子里一样呢!

过了一会儿,妈妈“珍珠”盛了出来,我一口气吃了6个,开心地对妈妈说:“我要六六大顺!”

咦?门口的小超市为什么那么热闹?人头攒动,很多人抬着看着什么。哦!原来大家在猜灯谜。灯谜很有趣,猜对一个还可以得到一个小玩具呢!这时有一个人,跑到前面,指着那个灯说:“这个我会!”他对售货员说出了答案,得到了一个小玩具。

这时,爸爸给我买了一把手摇烟花。我拿出一根,用打火机把它点燃,用手摇着圈,摇花就跟我的手摇起了圈,组成了一个个“火圈”,真漂亮!

抬头望去,天空中有好多烟花了。有的像小蜜蜂一样飞上天空,有的像彩珠蹦上天空,还有的像“花”一样绽放在空中……

“爸爸,我们也放吧!”我跳着说。“好的!”爸爸也兴奋地说。我和爸爸上楼拿了礼炮。他点燃了礼炮,呵呵,我家的礼炮是“电流”形的,一股股彩色的“电流”冲入天空,真漂亮!

这个晚上,我可开心了!

闹元宵日记 9

今天是元宵节,太好了!今天可以看灯还可以吃到美味的。元宵。

上午,爸爸带我出去玩,先到了百货大楼,那里人真是太多了,都快挤死了,有很多作品都是龙,我和爸爸看到了九龙壁,有平安龙,行运龙,多福龙,吉祥龙,旺家龙,招财龙,如意龙,镇宅龙,长寿龙。还有很多卖小吃的。还有卖小兔子的,三十元一只,我对爸爸说:太贵了,还是别买了。我们又参观了运河博物馆,听讲解员阿姨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还花了五元钱,用我的名字作了一幅画,非常漂亮。

这个元宵节挺有意思的。

闹元宵日记 10

正月十四到了(石浦的元宵都在十四过)。我和爸爸妈妈吃完饺子后就一起去石浦看花灯了。

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天刚黑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烟花了。看,一个个烟花你追我赶地飞上了天。像开运动会似的`,绽放出绿的、红的、黄的、紫的颜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有的像菊花,有的像迎春花……又“砰!砰”的响了几声,发射出霓虹灯一样的光。五颜六色的彩花笼罩了整个石浦。

看完烟花,我们又去看花灯。我们看见了“八仙过海”,他们好像在向我们挥手,在向人们表示新春的祝福。再往前走,一条大黄龙飞了过来,小孩子们都跑到它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还有敲锣的,打鼓的,整个小镇上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氛。

今天我过得真高兴。

元宵节日记 11

我终于等到了夜幕降临。我和老爸老妈去街上看烟花。

我们来到大街上,看到左右路灯像两排长龙伸向远方,不时有烟花从楼顶绽放。我们往前走,来到万合商厦楼下,只

听砰的一声,一颗像火球一样直射空中,在空中炸开,像天女撒花,漫天飞舞,有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

老爸叫我回家,我还没看够,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元宵节的烟花真好看呀。

元宵节日记 12

我的故乡在井研,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据说井研县有近百亿吨超大盐矿,故而这“井研”的“井”乃“井中开盐”之意;这“研”据说有两意:一是“盐”之谐音,一是“精美”之意。在这个心系的故乡儿时最美好的回忆就是过元宵节。

井研的元宵节很有特色,大年初五一过就开始拜年活动,持续时间长,元宵节的拜年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龙灯、牛灯、花杆、旱船、蚌灯,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秧歌,场面热闹、喜庆、壮观。

每到过年我就盼望着元宵节的到来,早上一起床,我就把脑袋伸到窗外去等,因为我们楼下是餐馆,耍“牛儿灯”拜年的人会陆陆续续来给老板拜年讨个彩头。“咚、咚、咚”牛灯来了,我立刻跑下楼去看表演,牛灯一般是一个或者两个人演牛,还有一个人在前面捡着绳子引路,后面则有一个赶牛佬拿着扇子拍牛的屁股,我经常跑到牛屁股后面用手假装赶牛,对着赶牛佬做鬼脸,在大伙的'笑声中赶牛佬便会亲切地用他那扇子轻轻地敲我的脑袋,别提多开心了。

遇到重要的年份,比如六十年国庆大庆时,县里就会组织大型拜年活动,由各乡、镇、街道组织的花车和灯队浩浩荡荡游街,前后能达到好几公里长,展示全县取得的成就,表达丰收的喜庆,那时,我奔前跑后,随着队伍欢庆进入忘我的世界。记得有一次,拜年的队伍经过我们楼下时,等候已久的我迅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里,蚌壳灯一张一合地从身边走过;旱船荡荡悠悠地划过;秧歌队伍一扭一扭地扭过;舞狮子的在身边跳跃着,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我在队伍里时而摸摸蚌壳的壳是什么做的,时而看看旱船是怎么划得,时而跟着秧歌队的一起跳着秧歌,高兴得都喘不过气来了。这时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跑过来抱住我,把我交给妈妈说:“不要乱跑,注意安全。”还笑着用手刮了下我的鼻子。

到了晚上,我总是会缠着妈妈要去西门广场看灯会。广场一到元宵节就会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的是走马灯,有的是大红宫灯,有的是宝莲灯还有流星灯和地灯,各形各色,非常美丽,西门广场旁边是茫溪河,每到元宵节时,茫溪河的上空就会飘满祈福的孔明灯,有花状地有房子状的,还有荷叶形状的,每个灯笼里都点满了蜡烛,在空中飘飘荡荡,映红了夜空非常美丽。

对了晚上回到家还会有一碗热腾腾的、甜甜地“元宵”在等着我,不过在我们老家,“元宵”不叫“元宵”,叫“汤圆”,我们家乡的汤圆形式多样,有圆圆的甜豆沙、尖尖的甜红豆、扁扁的甜芝麻还有椭圆的咸猪肉、细长的辣牛肉,颜色也五彩缤纷,红的、绿的、白的不仅好看而且好吃。

我的家乡真是拥有我儿时最美好回忆的地方!

元宵节日记 13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我和爸爸到超市去买汤圆有芝麻味的、酸奶味的、黑加黑味的、、、、、、我简直要馋死了,最后选了三种。

正月十五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煮汤圆。首先,我把各种汤圆逐个放入锅里5分钟后汤圆煮好了,然后,我学着服务员的样子端着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出来了,并且挨个放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的餐桌前说了一声:“各位请慢用,尝尝我的手艺”看着大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特别的高兴、开心。

饭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继续劳动这就是吃汤圆的道理。

元宵节日记 14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本是个亲人团聚的日子,可爸爸不在家,哥哥今年过年都没回来,在家里,只有妈妈和我,显得格外寂静,格外冷清,看这妈妈对哥哥的无奈思念,是一脸的惆怅,一脸的伤心,本来春节哥哥就没有请到假回来,就连这个亲人团聚的元宵节也没有回来,这个家,真的很冷清。

可毕竟是元宵节,妈妈多做了几道菜,有辣椒炒鸡丁,牛肉烧粉丝,凉拌黄瓜,糖醋鲫鱼,马铃薯炒韭菜,豆芽汤等,看着一桌子可口美味的饭菜,元宵节的气息只是渗透了一点点,真的好怀念以前元宵节一家人围在饭桌上一起吃饭的热闹,即便有点拥挤你,却乐得自在,因为那是一家人围出的快乐,围聚出来的亲情,围聚出来的美丽!

看着一桌子的饭菜,妈妈和我都没有什么胃口,胡乱吃了几口,便各自回房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远方的鞭炮声持续不断,那是亲情的快乐,团聚的幸福的象征,是啊,一家人围聚在一起,围出的是温暖,是依赖,是幸福,真的,好羡慕!

自己的家却是一直,宁静着!这个元宵节,真的好冷清!相随的只是寂寞的气息和淡淡的伤感!

元宵节日记 15

这天晚上,我飞快地跑回家。因为今天是元宵节!

一进家门口,就听见“咕咕咕”的声音。原来是妈妈在煮汤圆呢!看,她一边搅汤一边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倒入锅中。很快汤圆煮好了,“咕咕”冒着泡儿,被妈妈捞了出来,。我不禁随手捞了一个放放嘴中。啊!真美味!那流沙味的馅入口即化,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汤圆,我们一家去赏花灯。五颜六色的花灯绽放出炫丽光芒,流光在天上,地上穿梭:有的红似火,有的绿莹莹,有的黄得金光闪闪。这各种各样的花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有正在蹦达的小白兔,有正绽放的荷花,有在天上飞行的飞机……啊!太美丽了!

我们又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怎么回事呀?”我想。挤入人群中一看,原来在猜灯谜!那一个个灯笼上挂着谜语,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拿纸条。我一伸手抓了一个,上面写着“夫人何处去。”我的脑子“嗡嗡”转着,费尽脑汁。“啊!是一个“二”字!”我尖叫了起来,获得了一份小礼品。

这个元宵节太有意思了!

元宵节日记 16

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瞧,什么猜灯谜、什么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动都有,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只见湖边的风特别的大,虽然风十分的大,但是过来看的人也是很多,只见老爸给我了一根管!

在上面用打火机点了一下,“咚”一声,一炮上去了,边上的叔叔阿姨也和我一起放了起来。突然一个叔叔放了一个一筒烟花,轰一声,巨大的烟花冲向蓝天,在空中发出五颜六色的色彩。爸爸拿了一个小型版的太空人,“三,二,一!”爸爸眼疾手快,把它扔了出去,只见那么一个小小的东西竟然飞了起来,发出绿色的光彩。受到了这次的启发,我叫老爸把他扔到湖里,三二一,只见它蜻蜓点水般从水面上飞起,还在空中旋转了180°,真美呀!

有的就像深海鱼雷般沉入了水底,有的就一飞冲天的……各种各样的烟花在空中、地下都发出了五颜六色的色彩!这美丽的颜色是多么吸引人啊!烟花里千奇百怪的色彩都冲向了蓝天,这美丽的色彩是否在告诉我们明天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呢?我想,也许是的。

元宵节日记 17

元宵节,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汤圆可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角色哦!做汤圆很简单:先抓一把面,搓圆,再用两个大拇指顶出一个像碗一样的窝,这窝就像一个家,芝麻糖可以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呢!然后关上门,一个汤圆就OK啦!接着,它们要和水来个“亲密接触”。汤圆一个个排着队,跳进了“游泳池”里。一开始,它们挺乖的,蹲在锅底休息。

过了一会儿,它们按捺不住了,在快乐的“波涛”里,开始了它们的“水上芭蕾”。那一招一式,挺规范的嘛!水温越来越高,汤圆儿们憋得慌,纷纷探出头,透口气,这时,它们就可以出锅了。汤圆刚端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好烫!我又咬了一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汤圆皮的黏,多么美妙啊!嚼一嚼,香甜味越来越浓郁,在嘴里弥漫。它们像一个个小精灵,飘来飘去,触摸我的味蕾,让我胃口大开。我一下子吃了好多,完全陶醉在这香甜之中。

这些香香甜甜的汤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香香甜甜的元宵节。

元宵节日记300字左右 18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吃汤圆、猜灯谜,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一个《中国谜语大会》的节目,我和爸爸妈妈一同观看。在《中国谜语大会》里,有许多有趣的谜语,就让我给你说几个有趣的吧!

第一个:甲午年大有可为(打一字)。当时我怎么都想不出来,后来听专家一解说,我明白了:原来“甲午”是指“马”,“马”加上一个“大”和一个“可”就是“骑”字。还有一个更有趣的谜面是:走错了(打一字)。我想:人走错了,只能返回来,能打一个什么字呢……当我看到答案是“赵”字的时候,我顿时茅塞顿开,原来这个“走”是指它的这个字,错了就是“×”,“走”和“×”合起来就是“赵”字,看多有趣的谜语!

节目结束了,我依然沉浸在谜语的海洋里。原来猜谜语还有这么大的学问,不但要运用课本里所学的知识,还要掌握历史、科技、民风民俗等各种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