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5篇)正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15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拓展想象,训练表达,赞“奇” 篇1

1 、这几种奇石只说了名字,你能自选一种奇石,根据名字想象一下它的样子吗?仿照2 、3 、4 、5 自然段的写法说一说。

2. 四人为小组交流。

3. 全班汇报(出示图片)。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简说:

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要是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吧?

读着《黄山奇石》,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我们似乎并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三、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受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2、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的14个字中,有6个字是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注意提示“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在朗读感悟之后,可用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如,可用猜字谜的方式检测: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再如,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本课要写的字中,“区—巨、它—安”字形相近。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区:一区。巨:一巨。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三)想象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四)自编童话

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

(五)熟读背诵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六)朗读感悟

本课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要让学生在听和读中去感悟,尽量避免抽象的分析。

听教师范读,要求:教师要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学生边听边想象或思考,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学生朗读,分步进行。

①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可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纠正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②自读、齐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教师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生字与课文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③看图读,要求: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④读读、想想、说说,要求:读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奇石。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并挑一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⑤表演读,要求: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一样朗读,最好是背诵。再让学生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最后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把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

(七)实践活动

图片绘画展

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或画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图片绘画展。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或伙伴的图片、绘画,进行交流。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课 紧扣 “石”字,做“实”文章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石”字做文章。先聊“石”,给“石”字组词,再读读课文,找找文中的奇“石”,然后在识字教学的环节中开展“搬搬拦路‘石’”的游戏,最后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奇“石”。让学生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过程中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努力使“听、说、读、写”有机地融为一体。

【文本解读】

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通过对这四块奇石的描写,让学生来感受黄山“石”的奇与趣,激发学生爱黄山石,爱黄山,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注意“胳膊”中的“膊”念轻声;会写8个字,注意“尤”字不要写借, “区”与“巨”的形与笔顺。

2、理解10个带生字的词语。注意“巨石”重意与笔顺,“奇石”重意,“岩石”、“石盘”、 “仙桃石”重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与“趣”。

【教学重点、难点】

《黄山奇石》是二年级上册的第2篇课文。此时,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二年级,课文呈现的方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由每个字都带拼音到每个字都不带拼音,而且课文也变得长了些,同时生字特别多。根据这些情况,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将是生字词的学习,而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而然成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要画田字格(尺子、红粉笔);2、练字(打印生字、课题);3、背课文;4、自制生字卡片、石头名称卡片(磁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聊“石”,导入新课。

1、给“石”字组词。

导语: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石)。字要一笔一画地写,要写得端正,因为字是写给别人看的。这是个——石字。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预设学生组词:石头、石子、沙石、石块、石灰、石板、石桥、奇石、化石……

预设:

(1)写“巨”石。小的石头就是——小石子,那很大的石头可以叫做——巨石。

课件出示1  巨石

读一读这个词语。(随机评点:这块石头还不够大,读得再大一些……)。

巨石的“巨”字是这节课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举起手来书空,跟老师一起写一遍。(板书:巨)写“巨”字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笔顺。看清楚它的笔顺了吗?考一考大家,“巨”的第二笔是什么?最后一笔呢?

(2)读准“岩石”、“石盘”、“仙桃石”。

除了“巨石”这个词语,老师这里也组了一些词语——

课件出示2  石:巨石、奇石、怪石、岩石、石盘、仙桃石

读一读这些词语,你能把它读准确吗?

(3)板书课题。

很大很大的石头我们叫它巨石,像仙桃的石头就可以叫它——仙桃石,那么那些特别奇怪的石头我们可以叫它——奇石、怪石。(板书:奇)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黄山去看一看这些奇怪的、有趣的石头。(板书:黄山)

课件出示3  2、黄山奇石

齐读课题——黄山奇石!

2、说“黄山”,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导语:你知道黄山吗?

预设学生回答: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其中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

想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吗?

课件出示4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预设:

(1)搬掉生字拦路“石”。

师:有些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一段话特别难以读通顺。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是 “拦路石”太多了。咱们先把生字拦路石搬掉。怎么搬呢?读,你把它读准确了,就算搬掉了。自己搬呢,还是老师帮你们搬?——自己搬。搬不动的小朋友可以请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帮忙。

学生读。(点名读,齐读。)

(2)搬掉词语拦路“石”。

师:生字拦路石搬掉了,词语拦路石搬起来就轻松多了。先自己练一练。再读给同桌听一听,你有没有读对。

(3)朗读第一小节。

师:能把这些词语也读下来吗?——能!老师相信你们,就不检查了。但现在你能把这段话读下来吗?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先点名读,再齐读。)

3、朗读反馈。

导语:现在你知道黄山了吧?(知道了。)真的知道了?(真的)那老师考一考大家。黄山它是一个——风景区,在我国的哪里呀——安徽省南部,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啊?——景色秀丽神奇,里面最有趣的是什么呢?——怪石、奇石。

二、找“石”,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过渡语:看来是真的知道黄山了。真明白的同学就有资格去欣赏一下这些奇石。想自己走进黄山去看一看吗?翻开课本放声读一读课文,可以是一遍,也可以是两遍,快的还可以欣赏第三遍。但在欣赏奇石、读课文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要求:

课件出示5  (1)读课文,搬掉拦路石。(2)找一找课文中的奇石。

师:读课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拦路石呢?

预设学生回答:(1)会遇到生字;(2)遇到新的词语;(3)还有读不通顺的句子……

师:(相机问学生,遇到这些拦路石怎么办?)读完以后,再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到底提到了几块奇石。

学生自由读。

2、梳理课文脉络。

导语:课文中的奇石你也都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奇石?你找到这些奇石的有趣的名字了吗?

板贴卡片: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三、搬“石”游戏激趣。

导语:奇石也找出来了,那拦路石都搬掉了吗?搬掉了我们就可以来做个游戏——“看谁走得远”。

1、搬掉生字拦路石。

(1)带拼音读生字。

课件出示6  生字带拼音:区 尤 其 仙 盘 峰 胳 膊 巨 当 脖 著 形 状

(2)去掉拼音读生字。

课件出示7  生字不带拼音:区 尤 其 仙 盘 峰 胳 膊 巨 当 脖 著 形 状

预设:

(1)先自己练习走——自由读;再点名请学生读,看看你能走多远;开小火车读,看哪列火车没有被石头绊倒;男生读,女生读。

(2)这里哪两块石头的读音一样啊?——“膊”和“脖”。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吗,这两个字除了读音一样外,还有一点也是一样的?——都是“月”字旁。“月”字旁的字一般都跟人的身体有关。你还知道其它“月”字旁的字吗?——腿、腰、脚……课上到这里想休息一下吗?——想!咱们来做一套自己发明的课间操——转转你的脖子,扭扭你的腰;抖抖你的胳膊,抬抬你的腿……

做课间操,播放音乐。

(3)这里哪两块石头的样子,看起来最像?——“区”和“巨”。这个“区”字也是我们这节课要会写的一个字,写这个字,同样要注意它的笔顺,看老师认认真真地在田字格中写一遍——(板书范写:区)。

(4)说起这节课要会写的字,还有一个字特别容易写错。而且这个字还有一个字谜呢?想听吗?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知道这是哪个字吗?可以在我会写那里找一找。——是“尤”字?为什么?再看老师来写一遍!(板书范写:尤)。

(5)请你把“区”和“尤”这两个字在课本后面端端正正描一遍,写一遍。

过渡语:写好的同学,让我们一齐再来走一遍。(学生齐读生字。)读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带着拼音走,谁不会走呀?那现在去掉拼音拐杖还能走吗?

(6)读得好的同学奖一颗“仙桃”——生字卡。把奖品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的“石盘”中,形成 “尤其”、“胳膊”、“形状”三个词语——“胳膊”的“膊”念轻声。

2、搬掉词语拦路石。

师:想不想石头换得大一些再来走一走?

课件出示8  词语: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

先点名读两位同学,再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都没有被这些大石头绊倒。你们看,连屏幕中的小朋友都在夸奖你们呢?

课件出示9  二(?)的小朋友真棒!

大家读得这么好,这位小朋友还准备了一份礼物给大家呢?想看吗?

课件出示10  图片: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四、读“石”,初感“奇”、“趣”。

导语:喜欢这些奇石吗?找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好好地读一读,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练读。展示朗读。

评价语预设:(1)读得真美啊,仿佛这个仙人就站在我们的眼前;(2)你把这只“猴子”给读活了,让我们再来听一听你的朗读;(3)继续展示你的朗读;想读“?”的同学,我们站起来一起读……

结课语: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用朗读课文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了——?,那么这些巨石到底“奇”在何处,“趣”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继续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

下课!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透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潜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搞笑。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用具: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这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样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搞笑”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搞笑)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搞笑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述它奇特、搞笑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齐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搞笑,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透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貌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能够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十分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齐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搞笑?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必须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搞笑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貌?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搞笑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搞笑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此刻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搞笑,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能够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能够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简案)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板书设计: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猴子观海搞笑

仙人指路-金鸡叫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找出各节中概括节意的句子,了解并体会各节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

3、掌握本课15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10个。

4、学习用“每当……就……”的句式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节。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读懂每一节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具体。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心里跟着老师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同桌检查预习圈画字词情况,检查完互读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互读。

4.师:刚才我们与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老师相信这回读课文肯定会更容易些,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宝宝重复读两遍。

5.师:生字宝宝的好朋友很孤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6.师:词语宝宝玩了这么长时间,想妈妈了,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好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词语宝宝重复读两遍。

7.师: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大家都认识了,老师把句子请出来了,你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读、互读。

三、读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文。

2.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用“——”划出,交流

四、指导二类字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2.找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

4.学生口头组词、说话。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五、作业

1.书写本课二类字。

2.熟读课文。

六、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

(奇特)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6

课题 《黄山奇石》   课型 阅读课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第三册课文,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有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的奇石,怪石,景色秀丽神奇,十分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黄山奇石的“奇”,以“奇”引发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进行开放式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浓郁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2.看懂图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弄清黄山石“奇”在那里。 3.学会十二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背诵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运用互联网和局域网查询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语文学习的能力。 3.通过网上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目标:  通过看图,学文、上网讨论查询,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及突破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黄山石“奇”在哪里。 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是世纪学校二年级四班的学生。 2.该班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提问题,有一定的协作学习能力。 3.学生年龄较小,对计算机网络学习技术掌握得还不够十分熟练。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协作学习—网上讨论—汇报总结—迁移升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感情和探究的主动性。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   教学媒体设计 教师制作《黄山奇石》网络资源。便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情景创设,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让我们一道来欣赏黄山的奇石吧。哪些同学对黄山风景区秀丽神奇的景色有所了解?         二、学生质疑,讨论学习 1、 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听课文的录音。 3、 自由读课文,自主认字。 检查认字情况:(1)结合插图了解“风景区”“仙桃石”“山峰”“巨石”“脖子”等词。 4、理出并讨论学习重点段。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a.课文哪几段详细描写了黄山奇石? b. 同桌讨论学习,自主汇报结果 三、奇思妙想,奇石命名 1、学习、最后一段,了解省略号的作用,知道黄山奇石有很多。 2、欣赏黄山奇石,给它们起个合适的名字。四、想象绘画。 选出最喜欢的奇石,想一想,说一说。 1、从介绍过的奇石中画感兴趣的一块,先说再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播放有关黄山奇石的录相 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放录音。 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展示图片。 意图: 对黄山奇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知识迁移,升华情感 中国的奇石不止、黄山一处,上网欣赏部分奇石,收集黄山奇石的资料。 扮小导游介绍黄山的风光。 附:板书设计 仙桃石                猴子观海 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 播放黄山奇石的风景片,并提供有关黄山风景的网址。 意图:提供相关学习资源,进行情感渲染。让学生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独自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多的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尤其在学习初期更是如此。我们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学生提供的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尽情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设计思路】

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插图叙述石头的奇特。

以读为主线。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地自由度,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怡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态度,情感,价值观: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 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说到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以此引入,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教学中。)

板书:黄山

三,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 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板书: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设计意图:经过两学期的识字教学,学生基本上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做到了将认字语言化,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

四,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 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 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结合插图理解"陡峭", "云海";

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

认读"峰,胳膊".

(设计意图:在课文中识字,轻松愉快,效果颇佳。)

⑶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

⑷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 指名说。

(设计意图: 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学生的活动不仅是肢体的,更是思维的,表演中包含着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⑸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

(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情景表演: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完成对第一部分的学习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达到了学法迁移的目的。)

五,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 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品读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 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出示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指名说。

(设计意图: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奇石之"奇".)

六, 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汲取他人学习收获的途径。)

教学反思

——构建和谐 让思维起舞

在教学中,我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能让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在平日的教学中发自我们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靠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刚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自由想像畅所欲言,尤其是 "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弹琴"等,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想像,我不禁为他们精彩的表现喝彩。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学生的想象力太贫乏,思维方式太单一,这时候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知识生成,它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因而自主对话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唱主角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天地。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简析:

1、教学范围: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2、教学内容和地位:《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 “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对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究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及评价意识,表现欲强。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语文课改实验中,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案例,力图达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这四个要素的整合是通过三个阶段的活动实现的,包括预习阶段的上网活动、课堂教学阶段四要素的互动和课后的拓展互动。“整合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进行的。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查找资料、判断、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5、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语文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解决问题:

1、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3、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过程与方法):

本课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要让学生在听和读中去感悟,尽量避免抽象的分析。以读为主,读中悟情。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按着学生的需求兴趣来安排教学,不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意愿一步步学。本课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学上必须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自然的美好。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而不是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的说教。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将学生的心灵与文字相结合。让教与学都形象化进行,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来感受。读课文,在实践中培养语感,初读时一遍有一遍的要求,熟读要采用灵活的形式,在反复的美读中,使学生有所感悟。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感受黄山石的奇妙神韵,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我们围绕“黄山奇石”这个大主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小的主题,明确学习方向。教师给学生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进行资料处理和信息发布的一般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揭“奇”

1、播放网络课件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看了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板书课题。

2、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激起学习的欲望,进入情境,作好探究的心理准备。

请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生: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生: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既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二、初读课文,图文结合,朗读感受“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用 “☆”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2、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3、教师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5、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6、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7、指导书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提示“区:、巨”的笔顺。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生: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同桌用猜字谜的方式检测如: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也可以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互相检测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字义。

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同桌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学生独立书写“区:、巨”这两个字,每字写三遍。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其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在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可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纠正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自读、齐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教师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生字与课文的情况,以便在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

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书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三、网上学习,自主探究;创设情景,朗读感悟,品读探“奇”

1、朗读感悟,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仙桃石”)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2、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课件分别出“猴子观海”图)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课件出示句子)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

3、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我把这几句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教师要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学生边听边想象或思考,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4、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读一读“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

5、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谁愿意到讲台前表演读这几句话。

6、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重点知识作好复制、粘帖或笔记,积极思考自己的学习主题。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充分利用《黄山奇石》网络课件,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生:看!形状还真像个大桃子,是谁这么大的本事,把这么大的岩石放在山顶上了。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原来是黄山另一秀丽神奇的景色——云海,吸引了猴子。它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生: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和小组成员一起搜集、筛选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信息的再加工,通过积极的自主建构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喜好、需求、困惑及学习方式、速度等。

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在线资源,观图联想,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写得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5段)

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学生生观看图片,写话。

生:“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生: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难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

在线学习要求: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教师课前集音、像、图、文与一体,精心设计一信息量大的《黄山奇石》网络课件,提供好学习背景资料,和各类感性材料。

五、网上论坛:读画诵说,赞黄山奇石“奇”

在线资源: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画出它的神奇。

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说出它的神奇。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读出它们的神奇。

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学生通过朗读,简笔画,网上论坛,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了黄山石的奇,赞美了黄山景的美。

学生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

学生大胆想像,说说它们的样子和名子。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网上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网上论坛,赞黄山奇石“奇”。 读读、想想、说说、要求:读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奇石。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并挑一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让学生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鼓励学生网上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把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

网上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八、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产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黄山的愿望。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让儿童网上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这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创设好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在网上查询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网上交流,为进一步建构学生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奠定基石。

黄山奇石以“奇”见长,在教学“猴子观海”时,组织学生看图学文后,请他们说说对这块石头的印象,然后着手进行朗读指导。本以为学生说的除了“奇怪”、“特别”以外,没有其他不同的感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想不到有许多学生道出“可爱”之处,发出不同之感。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我就让他们怀着这块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体验它们的神奇。学生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本课通过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从质疑、梳理疑问直至解疑,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实践之中,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篇9

1 .会写8 个生字及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美。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讲第二课时)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0

【情景说明】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板书:

黄山

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

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 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 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认读“峰、胳膊”。

⑶ 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试背诵。

⑷ 表演读:

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⑸ 换角色读:

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

(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 情景表演:

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三、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 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 “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 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出示奇石图片。

⑴ 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 指名说。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教学反思】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更会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发自老师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靠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才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知识生成,它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因而自主对话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唱主角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天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从课题中的“奇”字切入,在解题中知“奇”,在初读中找“奇”,在品读中悟“奇”,在想象中赞“奇”,紧扣“奇”字,辐射全篇。

教学过程

一、在解题中知“奇”

1、板书“黄山”,问:“你知道黄山吗?”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老师范读,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知道黄山的地理位置,理解“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3、听了这么多介绍,你觉得黄山怎么样?(神奇,美丽,了不起,为它自豪。)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

4、补课题“奇石”,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样的石头?

(奇形怪状的,少有的石头。)

5、指名读题,读出“奇”: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欣赏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同时,教师又巧妙地穿插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地走近了黄山,特别是感受到了黄山四绝之一“怪石”的奇特,激发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在初读中找“奇”

1、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块奇石呢?请你开打课本自由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线划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打上“★”。

2、学生自由读书,并动笔圈圈画画。

(从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交流:

⑴认读生字词。

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奇石?指名说: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⑶就这些奇石吗?那怎么表示?读读这些奇石的名字,你觉得它们的名字取得怎么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了奇石,并在朗读中感受到了黄山奇石名字的。有趣,奇石数量之多,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在品读中悟“奇”

学生认为哪块石头最奇特,就先欣赏哪块石头,依据学生的兴趣点确定教学的先后顺序。

此处以“猴子观海”为例:

1、出示:

⑴猴子观海图片:

请学生上台指出哪块石头是“猴子观海”。

⑵想象:

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看)

2、书上是怎么写这块石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找)

3、交流:

说说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到“猴子观海”的奇特了?(说)

⑴从动词“抱、蹲、望”体会到猴子形态的奇特。

⑵从“一动不动”体会到猴子专注的神情。谁来演一演“猴子观海”?(演)

⑶几千年来,这只神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⑷通过板画或看图理解“陡峭”。猴子为什么要爬到这么陡峭的山峰上?

4、指导学生把悟到的“奇”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读)

5、师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通过“看、找、说、演、读”欣赏到了奇特的“猴子观海”,下面请你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几块奇石?等等我们一起来交流。

(将“看、找、说、演”与“读”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在对奇石“奇”的体验逐步加深的同时,不断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枯燥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趣,形象地感知黄山奇石的“奇和趣”。)

四、在想象中赞“奇”

1、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赞美一下其中的一块奇石。

(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

(乘着品读所调动的学生高涨的兴致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赞一赞剩下的奇石。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又把课文中隐含的“奇”形象化了,激起了学生对黄山“奇石”的深切喜爱之情,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悄悄得到了统一。同时省略号意义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学前后呼应,整体感强。)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2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能够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潜力、想像潜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资料。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资料,不仅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潜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貌,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貌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资料,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能够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取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透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潜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潜力。其练习的资料既能够是《自读课本》上的资料,也能够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潜力、想像潜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能够是教师收集的,也能够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黄山奇石教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教学用具:

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教师:这节课我邀请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最佳小导游。下面我们先练习练习怎样概括地介绍景点。

1、教师请学生当小导游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2、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语气。谈谈读后的感觉。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二、抓住重点进行介绍,深入理解。

同学们知道先从整体进行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练习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介绍。

1.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及时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对照课文插图,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介绍时还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1、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2、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读。

四、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师: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五、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1、进行现场讲解。

2、组织大家评议。

3、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摘录文中描写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并抄写在摘录本上。(最好能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篇14

仙 桃 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鸡叫天都 伸 叫

天狗望月

仙女弹琴

狮子抢球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5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描写的黄山的“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貌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妙。这篇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给人以没得享受和熏陶。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让同学们产生一进步了解和欣赏《黄山奇石》的想法,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读文,感受黄山奇石。课文采用的是总分的形式,先具体概括再具体介绍每一种奇石,语文优美,用词精湛,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激发了学生们对黄山的喜爱。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使黄山的风景更准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又通过了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课文大致是从四个方面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

二、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诵读,课上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读的更好”激起学生的比赛兴趣,激发阅读动力,用配乐以及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想读”。

2.展开想象,对课后的黄山风景区的其他图片进行,文字句段的仿说仿写,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既能体会到黄山的秀丽神奇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生动传神。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互动还是不足,能说出来的也只能几名同学,可能学生的感受不够深刻。

2.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通顺的读,但读不出情感。

3.最后的描写奇石,有的同学能仿的很好,但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词汇,写的不够生动具体。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要加强探究性学习,在创造性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