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紫日观后感精彩10篇正文

《紫日观后感精彩10篇》

时间: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

《紫日》观后感 1

今天在晚饭时段播放的是《紫日》,先前我已看了一遍,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会让人有足够的耐心再看一次,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并不新鲜,但它绝不是其中普通的一部,起码在我心里这么认为。

我认为《紫日》之所以特殊,在于它的观点。导演没有将中国和日本对立起来,他传达的不是仇恨,而更多是一些关于人性的东西,一些关于人类最根本的东西。我们中国人有着自己的伤痛,我们谴责他们鬼子,谴责他们禽兽,我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毕竟,他们也是人,和每一个人一样,是父母生育的人,只不过他们那些作为人最基本的品质被掩埋了,使他们变成了一群禽兽。

我觉得,导演的目标正是探索人类内心最根本的一面,那被掩埋的部分。而其中的关键角色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小女孩。她的设计使整个作品更加深� 她的成长过程正是导演发掘这一隐藏的`过程。最终,她不是被中国人作为受害者杀死,而是在日本人的枪下倒下。

她最终垮下来了,这是她注定的命运。因为没有人能够与历史抗衡,但是无论如何,那个唱着歌的玩偶留了下来,人性的种子也留了下来。历史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总是象征着美好。

导演深刻挖掘出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痛楚,更是日本人民的痛楚。站在历史的面前,最终她献上了那朵布满沧桑的花,而这朵花所蕴含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国界。历史已�

说归说,我仍然对日本人心怀恶意,每当目睹中国人在日本人的杀戮下倒下,我的愤怒仍然难以抑制,我的血液依然沸腾澎湃,因此,我依然坚决抵制日本货。

《紫日》观后感 2

《紫日》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期的一段感人而深刻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肆屠杀,无数生命化为冤魂。许多仁人志士勇起反抗,日本军队却在做最后的挣扎。一次巧合下,一个苏联女军医、一个善良朴实的中国人和一个来自日本的女孩秋叶子在战火中相遇。在荒芜的白桦林中,只有这个日本女孩知道如何带他们离开这片茫茫森林。途中,善良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女孩的生命。然而,秋叶子却时刻盘算着如何置她的恩人于死地:将他们引入地雷区,使他们绕返日本军营……秋叶子不断对他们施加压迫,但他们却以纯真和善良感染着她。最终,他们走出了森林,战争也结束了,日本人因失败而陷入了内斗。秋叶子成为了日本人自杀的牺牲品。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非常震惊:这个纯洁无暇的生命在日本侵略思想的侵蚀下变得邪恶丑陋。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原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她不应该拥有那样的狠毒!或许只有当生命即将消逝时,在战争中的。人们才会体会到一丝丝温情吧?无数次的背叛与拯救,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她的灵魂。当秋叶子想起中国人不计前嫌地帮助自己,当秋叶子看到苏联女军医把她当作亲妹妹,她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残忍与冷酷。尽管温暖被日本侵略思想深深掩埋,但在真诚和友爱的感染下,她逐渐找回了逝去的天真。这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看到了战争之后的希望。然而,秋叶子离开了,倒在了自己同族的枪口下,至死她都睁大着双眼。她的离去,或许是对她所犯过错的惩罚与补偿吧?意外的结局让我感到非常悲伤。和平就是快乐,和平就是幸福!可是秋叶子无法看到,日本也无法看到,这也许就是日本的悲哀吧?

《紫日》观后感 3

和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代的主题,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无论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无论什么信仰,都能够和平相处,建成一个新的世界。所有人的生命和尊严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任何野蛮的暴行和恐怖都会被禁止。

《紫日》给我留下的震撼最深。它不一样于中国其它老套的战争片,它的主题超越了民族,它引发的是对战争、对人性的深沉反思;它激发的是对完美与和平的向往,对人性中善良与美丽的共鸣,而不是单纯地宣扬反日情绪。它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齐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官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但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

于是,为了生存下去,三个人决定一起踏上求生之路。在茫茫的林区中,他们经历了山火、沼泽和野兽等一连串的艰难困苦。但在这困境中,他们逐渐建立了友谊,娜佳和杨的'善良也感染了秋叶子,使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对“教诲”的理解。尽管他们语言不通,但三个年轻人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彼此交流时都带着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迎来新生的时刻,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匪徒残忍杀害。愤怒的杨和娜佳冲向那些残余的日军,为那纯真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当一个中国农民、一个日本女孩和一个俄罗斯女军官的生命轨迹、文化背景和政治态度完全不同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却在同一片土地上紧密相连。在生死关头,每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尽管这三位主角都有缺点,中国农民有狭隘的思维,俄罗斯女军官有与生俱来的傲慢,日本女孩则在血液中流淌着傲视他人的基因,但是这些不能阻挡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爱护。

《紫日》观后感 4

在观看电影《紫日》时,我目睹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杨玉福、娜佳和秋叶子三人勇敢地穿越着一座独木桥,尽管实际上只是一根朽木横在沼泽地上。他们小心翼翼地过桥,但就在过半的时候,不幸的是,那位日本女孩失足落入了沼泽中。她的头很快就沉入了水底,无助的她只能依靠杨玉福和娜佳的帮助才得以脱险。这个故事发生在1945年,当时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他们三人是逃难者。正是战争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经历了艰辛与困苦,最终成功地走出了茫茫丛林。战争总是残酷无情,时间的推移使得杀戮变得如同呼吸般自然。

这是一部神秘的丛林历险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我回忆起了一次惊险的经历——我曾经险些被洪水淹死。有时候,回忆就像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挑战。

1996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故乡。那天,我和一群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去东河套洗澡。我们准备在敬老院渡口以南横渡河流,虽然河面并不宽。但是,由于我不会游泳,所以差点被浪潮冲走,几乎被冲到了东岸的陡崖下。 这个时候,我的村子里的赵老秋、薛成子等四五个人跑过来,手拉着手把我从河里救了出来。这一刻,我感激不尽,他们差点被冲走却还是坚持救了我。河水的冲击力真是太大了。当我上了东岸,我躺在沙滩上,脸色苍白,吓得不轻。我灌下了好多水,喝进了一肚子的河水。 之前,我为什么要冒险横渡呢?因为我看到我们村子的“小段二”都能成功过去,我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可是结果却令人扫兴,我进入水中后,我的挣扎一点用都没有。

那次经历让我铭记在心,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七八年,但我仍然清楚记得是谁救了我,其中有赵老秋,他是我的三弟的同学。自从那次遭险后,我再也不敢下水了,尽管我一直向往着水上生活。回想起过去,我深感生命的脆弱。我对那些忠厚老实的乡里人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如今,赵老秋离开家乡到大庆打工谋生。生活有时候比战争还要残酷,这让我深感痛心。

人生的经历,总会有一些值得纪念的'地方。人生本就是穿越茫茫丛林,谁不希望活着走出去,求生之路漫长啊。森林的外边依然是无边的森林。《紫日》里,娜佳,这个苏联女兵很气质,很善良。其实俄罗斯女人很有味道。一个好女人就似一片森林,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像夏天,又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因为我们怀着善良。《紫日》是一部好影片,和那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样,见善恶,见人性。北呼兰河,一条奔腾的河,那的乡民,尤见人性之美。这年头简直喝人血,挫骨扬灰式的喝血,可是,善良比什么都永恒。

《紫日》观后感 5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它造出的破坏是无边无际的,是不可收拾的,是……总而言之,是悲惨的。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家庭的破碎和分离。我站在河边,看着杨钰福投入水中的子弹,而秋叶子则蹲在一旁与我谈话。她那句句话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那个充满烟火和血腥的战场,因为统治者的贪婪,夺走了多少无辜老百姓的生命。现在,杨玉福颤抖的声音仿佛在向战争诉说他那悲惨的经历。尽管秋叶子是日本人,曾被灌输过战斗主义精神,甚至曾有过陷害杨玉福和娜佳的念头,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她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颗善良的心。秋叶子如此年幼,却生活在那个充满血腥的时代,这真是令人心痛!与我们现在完全不同的时代。

如今,在和平年代,我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有了战争的阴影,也没有敌人的袭击,我的家庭再也不会被迫分离。所有的不幸和悲伤都已经消失,我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在新年来临时,我可以与亲人团聚,我们一起享用美味的团圆饭。我们还可以互相串门拜年,领取红包,共同喜悦地放鞭炮,观赏绚丽多彩的烟花。我们还能一起跳火群,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在家里,我可以与家人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畅谈心情。我们可以一起玩游戏,进行比赛,共同欢笑。在图书馆里,我可以与家人一起交流阅读心得,互相分享书中人物的魅力以及对故事的理解。这样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莎士比亚曾说过:“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

希望我们能永远保持住现在的和平之美,不再让战争来临。

电影《紫日》观后感 6

《紫日》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但它又是一部揭示人性的电影。不像一般的战争电影,它没有过多的描写枪林弹雨,英雄主义。整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望无尽的森林。主人公是三个文化背景政治态度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却在阴差阳错中相聚命运被捆绑在一起。由于三个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个人对战争和人的看法也不同,每个人都充满了猜忌,防备,仇恨,中国农民亲眼见证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暴杀戮,所以他的内心充斥着对日本人的仇恨。俄国女军官作为中国的拯救者的态度来参与战争,所以她是高傲的。日本小女孩从小接受着日本军统教育的洗 脑,所以她充满了对其他民族的冷漠与仇恨。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深受战争的伤害,都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在不断的行走中,在一次又一次涉及生死的瞬间他们又是矛盾的,他们的内心不断地挣扎,不断的受着拷问,纯朴善良的中国人在举起军刀刺向日本小女孩时却始终下不了手,面对日本小女孩掉入沼泽也始终是无法漠视的,这些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包容,平静,友爱。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进就是活下去,走出去,于是他们开始协作,3个人的心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慢慢由愤怒,仇恨归于包容,平静。

三个渺小的人,但却在大兴安岭演绎这三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希望: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电影中很多次把镜头投向太阳,红得发紫的落日就像是对战争就要结束的一种解读,特别是最后他们在紫日的余晖中快乐行走,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他们开始向光明走去呢?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什么信仰,都是向往和平的,都渴望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侵略战争都是该遭到谴责的。这也告诉了我们,无论我们是哪种人,那种理念,只要我们拥有善良,我们都是朋友。

片中运用适当的运用长短镜头和对比,是《紫日》一大亮点,片中描写杨玉福母亲被杀的场面,不断的运用短镜头对杨玉福和日本军统进行细致对比刻画,体现出杨玉福在此刻的一种莫大无助和愤怒仇恨,日本军统的冷漠与残暴。快结尾时运用长镜头描写娜佳在大海游泳,之前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给人感到一切都是如此的轻松自由,也给人一种唯美的画面感。更衬托出人们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紫日》观后感 7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久到我记不起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当时的我还没有学过影视欣赏,只是带着一种很诚实的情绪,看了那么多讲战争的电影,看了那么多讲抗日战争的电影,这一部,在我心中是最好的。

有些战争影片只会用夸张的烟火效果,大量的道具装扮,但是只有紫日,硬朗之中,带着浓浓的温情,让我感受到了血腥的战争里无法磨灭的人与人的交流,无论你是中国人,俄国人还是日本人……

课程之中,老师提问,讲讲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部电影,轮到我回答时,我说,“几乎每一部我看过的电影都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无论是小成本独立电影《朱诺》,还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变形金刚》,抑或是搞笑中带着些许人生道理的《丑女大翻身》。”讲到这,老师说,“都是外国的片子,中国的电影中有喜欢的吗?”我顿了下,说“有,而且很多,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讲抗日时期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紫日》,撇开画面,音效,人物情节的处理,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明白了当时的那场战争。 那种感觉我描述不清,但是我感受到了。”

其实,直到今天,直到第五遍看完,我仍然没法用准确的语言去形容的心情,只是没看一遍就又有不一样的情感产生,而且越发觉得这部电影的可贵。

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秋叶子一手拿着八音盒,一手攥着一束花,从山上奔驰而下,大声喊着,“战争结束了,不用死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然后,哒的`一声,鲜花四散,再然后我看到一张纯真的脸和睁得大大的眼睛。她最后的最后在想什么呢,是啊,战争结束了,大家应该活下来。

那个饱含着思念与爱情的八音盒最后的最后被放回了大兴安岭,秋叶子长眠的地方,战争中死去的人们,都可以安息了吧。

紫日观后感 8

一个叫杨玉福的中国人,他在被日军枪杀前被一辆失控的苏联坦克救了,他认识了少尉娜佳,后来遇到了逃生的`日本人秋叶子。

镜头一:沼泽地。

经过沼泽地,秋叶子意外地落入了沼泽地,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拉上来。他们开始互相信任、团结一致了。

镜头二:失散,遇猛兽。

他们在森林中,遇上了大雨,娜佳害怕地跑了,他们失散了。雨停了,杨和秋叶子遇上了老虎,杨不会使枪,又不让秋叶子开枪,危机时刻,杨误打误撞开了枪,吓跑了老虎,娜佳也寻着枪声回来了。这更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信任。

镜头三:草原大火。

正在他们寻找出路的时候,草原起了一场大火,这时,秋叶子机灵地把另一头燃起火,然后叫他们趴下,两边的草都被烧了一大块,只有土了,火一烧,烧到土了,火没了。他们已经完全信任对方了。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秋叶子指着落日说的:''你看太阳紫色的'!

秋叶子被日本军官打死了,手中的八音盒掉落在地,响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传递幸福、和平的音乐。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呀!

紫日观后感 9

没有超强的豪华明星阵容,没有过多的厮杀搏斗场面,有的只是二战时期来自不同国家的三个人(中国的农民杨玉福,苏联的女军医娜佳,日本的`女学生秋叶子)偶然走到一起,为了走出那片无边无际的森林,而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的求生故事。不是夸张的传奇,而是真实的历史。《紫日》让我明白了任何国家的人民都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当战争袭来时,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过着迭沛流离的的逃亡生活。这还算是很幸运的了,很多民众在逃亡前或逃亡途中被无情的战火所吞噬,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山河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所以,当盼望已久的战争结束时刻来临,人民欢声鼓舞,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为祝贺那可贵的和平时刻,幸福相拥。

剧中三个人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三个国家的矛盾。然而,当他们为了求生,而舍命互救时,他们完全忘记了对方的身份。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团结,大家才有生还的希望。于是,三个不同国籍的人,互相帮助,尽管他们语言不同(幸好日本女学生能说点汉语),在求生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同时也化解了矛盾。因为他们都知道对方是无辜的,战争不是他们的错,对于战争他们也无能为力!他们都是善良的人,都珍爱生命、渴望和平!

《紫日》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剧。它不仅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一份了解,更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善良,和平的重要。我将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现在这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

《紫日》观后感 10

“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看了《紫日》至今记忆由新的是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阳。

时空不断地交错,这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童年旋转的木马被带有“e”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让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